找到相关内容644篇,用时3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妙祥法师:学佛51个问题开示

    首先要离相,出离心是离相的心。如果一个人戒律不清净,他怎么能离相呢。既然不能离相,他又怎么有出离心呢?所以说,这个就不正确了。出离心也就是离相心,也就是清净心。只有在戒律的基础上,不断地努力修持,才会有...如果要这么去做,我们就不会烦恼重重了。烦恼重重都是我们后加入进去的,这个烦恼重重是因为我们平时持戒不严谨,做事情不符合真理,不能离相。以为没有什么,等到事情来了,它就随着我们的习性、因果去走了,必然要得...

    妙祥法师

    妙祥|问答|学佛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1/22483719087.html
  • 菩提心的特征及实践-认识菩提心(7)

    离相?是有所得还是无所得?菩提心的实践过程,正是不断调整心行的过程。如果我们的发心是不觉、有我、利己、分别、有限、住相、有所得的,那就说明我们还是地道的凡夫。反之,如果我们的发心具足觉悟、无我、利他、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菩提心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1/11232933811.html
  • 平常心的般若禅观

    无法相。食睡如是,生活的一切动静亦复如是,就是生活中的禅修,于一切法不取不舍。见了便作,作了便放下,了了有何不了。不离世间觉,于相而离相,见性成佛道。担水砍柴无非妙道,郁郁黄花尽显般若。若觉诸法本性...

    胡春业

    |般若|平常心|空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22424634863.html
  • 从南宗与北宗心性思想的差别看禅宗的正式形成

    是以无相、无住、无念阐释自心、自性的体、相、用。   无相的标准定义是‘于相而离相’。‘外离一切相,但能离相,性体清净,此是以无相为体。’【《坛经》第17节。】这样的‘无相’是对心体本然状态的一种说明。世人对于声色诸相容易产生执着,神秀等北宗禅师教人看心就易于着于心相,看净而着于净相亦有违心体的本来面目。取相着相就障蔽了自己的本性,如果离相就可顿见性体的本来清净,如云散而虚空明净一般。所以,无相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3339245.html
  • 闻思修三慧与三种般若之关系

    观察缘起无自性,即观照般若,以思修慧为主。如得离一切妄想戏论,现觉实相,即实相般若了。这三者,同明般若而各有所重,如意在实相,即能所并寂而非名言思惟可及。如意在观慧,即依境成观,以离相无住的相应为宗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53439691.html
  • 读《金刚经》的体会

    刚硬之物,百炼不销,能断万物,以此比喻大智慧,能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妄之见;般若意思是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理智;波罗密是到彼岸的意思。  怎样才能到彼岸呢?《金刚经》倡导了心无所作、离相无念...

    刘忠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04541561.html
  • 起信与唯识

    真如门中谈真如即体,以清净相、具德相、摄染相三相归体,曰真心。在生灭门中谈用,以真如成生灭,而有本觉、不觉、始觉三相,或自性相、覆障相、出离相三相,称如来藏[6]。   真如门摄相用以归体,直谈真如,...喻中水动的起、灭相。由此随缘义成立了真如(如来藏)与无明的互熏。真如为无明所熏覆,故杂染诸法流转不断;真如熏习无明,可渐至还灭。流转为真如的覆障相,还灭是真如的出离相。   上述义理完全符合如来藏系的...

    周贵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4642667.html
  • 慧能无相戒法及其在南宗禅法的意义

    是无相的,所以又可以称为“无相戒”。持大乘菩萨戒,要求持而不持,持而离相,破除小乘执缚戒相,这种思想源于破执扫相的中观智慧对戒法的贯通。以龙树为代表的大乘中观学派,本着中道实相说和有无双遣、不落两边的...就是这样一种以佛性为戒体、为本源的大乘菩萨戒,亦即所谓的“佛性戒”、“持心戒”。无相戒,就是无相之戒,所谓“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”,无相戒,也就是教人们不要执著于具体戒相。杨曾文老师在解释何为无相戒时,...

    若 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2144444.html
  • 试论慧能思想的特色——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提纲

    法门从上以来,先立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。无相者于相而离相,无念者于念而离念,无住者人之本性。 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分析,慧能在这里所说的“念”,可理解为主观的精神现象(能缘之心),“相”可理解为...

    净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2346327.html
  • 界蕴处的作意——苦能软坚

    ,只要肯「离」﹙身离─心离─依离﹚,就一定能离相。不肯离相,「相魔」即变成实有的境。本来是幻,现在却变成能使狭心症病人,在梦中发病而死的杀人魔。  是你自己想的东西投射出去一个「相」。因为有相才有欲,不是有欲才有相。所以,你离相、离境,那个欲就灭了。欲不是一个很实在的东西,它是莫须有的,在佛经里叫Mara,佛经一般翻译成「魔」。它会这样冒出来,但它不是真的,不是很实在的东西。你认同它的时候,它就变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447855.html